您的位置:首页 >> 药品资讯 >> 医药研发
  • 药企营收Top20 强生、罗氏、辉瑞、拜耳……

      医药网8月17日讯 自跨国药企开始公布企业半年报到如今,已持续月余,随着近日诺和诺德、安进等企业的半年报公布,去年净利润收入排名前20的企业已基本公布完毕。  与去年营收排名相比,2021年上半年跨国药企整体收入排名变化巨大,名次上升最大的是辉瑞与艾伯维,而下降最多的则是GSK与赛诺菲;但是制药板块领域收入最高的却并非强生与罗氏,前三名依次分别是辉瑞、艾伯维与诺华。而从上半年研发投入上来看,投入最多金额的罗氏,增速最快的则是默沙东。  01、辉瑞:借“疫苗”东风,再回榜首  上月,辉瑞率先公布了2021年第二季度业绩,以上半年总收入为335亿美元傲人成绩位列总营收榜第三,制药板块收入榜首。  由于新冠疫情的持续发酵,辉瑞与BioNTech合作的新冠疫苗BNT162b2销售大涨,仅第二季度销售收入达到78亿美元,上半年累计销售额更是突破百亿,达113亿美元,预计全年将实现约335亿美元的收入。大概率将超过修美乐成为史上销售额最高的。  但是,8月11日欧洲药管局突然表示,目前正在调查辉瑞和Moderna新冠疫苗可能引发的3项新的副作用,包括多形红斑、肾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并要求辉瑞和Moderna提供更多数据。  消息一出,抗疫概念股普遍大跌,Moderna跌15.64%,市值蒸发288.36亿美元,约合1868亿;BioNTech跌13.76%,市值蒸发139亿美元,约合900亿;辉瑞跌3.90%,市值蒸发105亿美元,约合680亿。三家疫苗共计蒸发市值3448亿。  不过,就业绩而言,就算除开上半年度新冠疫苗给辉瑞带来的收入,辉瑞其余产品营收也有222亿美元,相较去年199.47亿的营收也有不小的增幅。而阿哌沙班、哌柏西利及恩扎鲁胺等多款新药则成为辉瑞上半年的业绩主要增长点所在。自从2017年剥离业务,专注创新药研发项目之后,创新药板块与生

    标签:药企营收
    2021-11-11
  • CXO企业2021半年报陆续发布

      医药网8月18日讯 近日,医药研发及生产外包(CXO)企业2021半年报陆续发布。截至8月16日,国内10余家上市CXO企业中,已有5家发布了2021年半年报,具体情况如下:  ●凯莱英  8月16日,凯莱英集团(天津)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7.60亿元,同比增长39.0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以下简称扣非净利润)为3.53亿元,同比增长27.29%。剔除汇率影响后,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49.24%。  新型服务成为凯莱英新的利润增长点。今年上半年,凯莱英共完成新兴服务类项目113个,实现收入1.44亿元,同比增长144.62%。该部分业务包含了制剂、化学大分子、生物合成技术、生物大分子等。  报告期内,凯莱英研发投入1.64亿元,同比增长50.68%,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9.31%。公司继工艺科学中心成立后,又组建连续科学技术中心、生物合成技术研发中心和智能制造技术中心,以保持在前沿技术领域的竞争力。  ●博腾股份  8月14日,重庆博腾制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56亿元,同比增长35.73%;实现扣非净利润2.01亿元,同比增长69.99%。公司整体毛利率为42.98%,同比提升4.38%。  今年上半年,博腾股份研发费用支出1.34亿元,占公司营业总收入的10.68%,较上年同期增长105.67%,研发费用增量主要用于制剂和基因细胞治疗CDMO业务板块的技术能力建设。  ●药明康德  8月12日,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2021年半年度报告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37亿元,较2020年上半年同比增长45.70%;扣非净利润为21.27亿元,同比增长88.05%;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37.0%,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今年上半年,药明康德研发费用为4.04亿元,同比增加

    标签:医药研发
    2021-11-10
  • 益丰大药房年报出炉,营业收入增长 27.91%

      医药网4月29日讯 4月27日,益丰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刊发了其2020年年度报告:  2020 年分季度主要财务数据    2020年,益丰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增长 27.91%,公司净增门店 1,239 家,其中,自建门店 820 家,并购门店 254 家,新增店 249 家,关闭门店 84 家,至报告期末,公司门店总数 5,991 家(含加盟店 635 家)。  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上年分别增长 41.29%和 37.43%。  报告期内,益丰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较上年增长 38.66%。  报告期内,益丰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保持了营业规模和经营利润的同向增长。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314,450.24 万元,同比 2019 年增长 27.91%;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76,827.30 万元,同比 2019 年增长 41.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73,867.43 万元,同比 2019 年增长 37.43%;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 15.51%;每股收益 1.455 元。  截至 2020 年 12月 31 日,公司总资产为 1,294,990.08 万元,比上年年末 917,527.81 万元增加 41.1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 546,867.23 万元比上年年末 450,830.82 万元增加 21.30%。  主要经营模式    采购模式  益丰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设置商品中心,负责统计所有门店集中采购商品的需求,并协调子公司的采购计划,制定品类组合计划。  仓储管理与物流配送  益丰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在湖南、湖北、江苏、上海、江西、广东、河北等七省市均建立了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拥有自动输送线、自动分拣系统、电子标签、无线射频拣选、验收系统、智能集货系统等物流业 内较为先进的设备与技术以及业务管理模式。  销售模式:以零售为主,兼顾少

    标签:益丰大药房
    2021-11-10
  • 上半年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十大并购,原因公布

      医药网8月20日讯 诺贝尔奖获得者蒂格利茨曾指出,“没有一家大的美国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兼并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经济的发展刺激并购市场不断扩大,通过并购整合与行业重组,企业可占有更多的市场资源,从而创造更大的市场价值。  回顾2021年上半年国内医疗器械并购市场,本文选取了10个极具代表性的并购案例,其中3家企业涉及医美器械领域、2家企业涉及IVD领域,其他还包括家用设备和血液净化、眼科等高值耗材领域。而金额最大的一起并购产生在IVD领域,由圣湘生物出资19.5亿元拟收购科华生物18.63%股权。   【注】:统计截至2021年7月31日。最新消息显示,圣湘生物科技收购科华生物已终止。  医美器械  1、新氧斥资7.91亿元收购武汉奇致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名片  武汉奇致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中国最大的生产和经营激光医疗美容设备的高科技企业。新氧成立于2013年,是国内最大的互联网医美平台。  并购动因  新氧科技与武汉奇致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同属于医美领域相关企业。武汉奇致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为上游设备供应商,新氧科技为中游的互联网平台。此次并购医疗设备研发科技企业足以窥见新氧并不满足于目前的市场定位,将目光投放在上游生产企业,体现了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也体现了新氧科技深耕医美领域的战略目标。  2、复锐医疗科技拟3.12亿元收购复星牙科全部已发行股本  企业名片  复星牙科创立于2002年,主要从事在中国进口及分销海外牙科设备。复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以色列能量源医疗美容器械供应商。  并购动因  此次并购将使复锐医疗科技将复星牙科的牙科专长整合到该集

    标签:医疗器械 并购
    2021-11-10
  • 126家药企中期成绩单!最高净利增幅超80000%

      医药网7月26日讯 医药生物企业的中期成绩单正在浮出水面。根据巨潮资讯网披露的数据,截至7月24日,共有126家A股医药生物企业预告2021年中期业绩情况。  具体来看,业绩预增的企业达到86家,占比接近7成,其中54家企业预计业绩大幅上升,净利润增幅上限最高的是热景生物,达到81808.47%,而堂、金石亚药、哈三联这3家企业的净利润增幅上限亦超过1800%。净利润增幅上限在200%-1000%区间的企业有17家,在100%-200%区间的企业为19家,哈药股份、康希诺、未名医药、东阿阿胶等15家企业与上年同期相比预计扭亏为盈。  值得注意的是,业绩预降的企业仍有15家,其中海翔药业、誉衡药业、宝特莱、亿帆医药、九安医疗这5家企业的净利降幅下限都超过70%。业绩预亏的企业亦有17家,四环生物以538.33%的净利降幅排在首位,赛诺医疗则以360.02%的净利降幅紧随其后,南华生物、海南海药、广生堂等企业也预计将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亏损。此外,美年健康、创新医疗、亚太药业、紫鑫药业、天智航等7家企业预计减亏。  化药  市场恢复性增长提振业绩  原料药价格下行重创海外业务  在目前已预告中期业绩的126家医药生物企业中,有32家企业属于化学制药板块,数量居六大子板块第二位。整体上来看,业绩预增的企业占据了主导位置,达到20家。其中哈三联和金石亚药两家企业的净利润涨幅惊人。不过,驱动两者业绩增长的原因全然不同,值得业界共同思考。  为拓宽自身在医疗器械及板块的发展路径,哈三联在今年2月以全资子公司北星药业100%股权向敷尔佳科技增资,取得这家国内医用透明质酸钠面部敷料市场开拓者5%的股权。这笔眼光独到的对外投资直接为哈三联带来5.66亿元的投资收益,显然也是此番引起中期业绩变化的最大因素。在现有业务板块增长乏

    标签:药企 医疗器械
    2021-11-10
  • 一季报出炉:药明、恒瑞等11企业盈利破10亿!

      医药网5月12日讯 截至目前,根据wind数据,A股380家医药企业(包括化学制药、中药、生物制品、医学器械等)披露的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全部出炉。从数据上看,医药上市公司普遍业绩大幅增长,预计全年医药行业业绩增速向好。  科创板新贵营收增势强劲  从营收来看,上海医药、九州通、白云山、国药股份等老牌巨无霸药企稳居前列。根据国际金融报统计,有300家公司的盈利情况表现为正向增长,占比高达八成。共有11家医药企业盈利突破10亿元,其中,英科医疗以超37亿元的净利润成为“最会赚钱”的企业,上海医药以21亿元的成绩紧随其后;蓝帆医疗、迈瑞医疗、白云山的盈利在15亿元之上;药明康德、恒瑞医药、中红医疗、东方生物、新和成、达安基因均在10亿元之上。  11家医药企业盈利突破10亿元医药企业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英科医疗37.36亿元2791.66%上海医药21.20亿元104.24%蓝帆医疗17.18亿元1086.89%迈瑞医疗17.15亿元30.59%白云山16.27亿元37.47%药明康德15.00亿元394.9%恒瑞医药14.97亿元13.77%中红医疗14.02亿元2437.40%东方生物11.86亿元2601.42%新和成11.4亿元26.3%达安基因11.29亿元505.59%  值得关注的是,从营收同比增长率来看,在科创板上市的创新药企新贵增势强劲,其中艾力斯拔得头筹,营收同比增长30865.7%;康希诺位列第二,涨幅逾11000%;热景生物营收同比增长3099.15%,位居第三。  一季报中,不少企业业绩大增仍与疫情相关。正如英科医疗,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7.35亿元,同比增加770.86%;净利润37.36亿元,同比增长2791.66%。资料显示,英科医疗主营业务涵盖个人防护、康复护理、保健理疗、检查耗材四大板块,主要产品包括一次性手套、一次性PVC手套等。对于业绩大幅增长的原因,英科医疗称,一方面是受疫情影响,主营产品一次性防护手套需求旺

    标签:恒瑞
    2021-11-10
  • 217家A股药企年报:复星医药研发40亿居榜首

      医药网4月16日讯 又是一年年报季。E药经理人统计,截至2021年4月14日,A股上市生物医药类企业共有217家发布了年报。  总体来看,在总营收方面,依旧是流通业务为主的企业霸占TOP10,榜首上海医药总营收已经达到了1919亿元,同比增长2.86%,国药一致和白云山超过了500亿元,有6家企业超过200亿元。除此之外,A股上市药企也有6家企业总营收不足1亿元,其中包括了5家后缀为“-U”的未盈利企业。  在归母净利润方面,仅有19家企业为负,50家企业不足1亿元,119家企业在1~10亿元之间,17家企业在10~20亿元之间,12家企业超过20亿元,其中英科医疗净利润最高为70.07亿元。  而在净利润增长方面,增长率TOP10几乎全是类,涨幅最高达6527%,5家企业涨幅过千。但几家欢喜几家愁,净利润降幅最高的5家企业也跌幅过千。  这217家企业年报有何看点?疫情过去了,涨幅过千的诊断企业将走向何方?净利润降幅最高的5家企业到底经历了什么?  01 复星医药研发投入40.03亿元  在全部217家发布研报的企业中,上海医药营收1919亿元。上海医药主营业务包括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其工业收入237.43亿美元,同比增长0.62%;医药商业收入1676.5亿元,同比增长3.24%,毛利率6.97%。  在研发方面,已公布年报的217家企业中,复星医药40.03亿元的研发投入拔得头筹,超过君实、康希诺等一众Biotech。  复星医药以往给业内的印象还是以仿制药为主,但是近年,随着复宏汉霖产品的商业化、复星凯特的研发推进,创新与国际化逐渐成为复星医药的“关键词”。2020年复星医药实现营业收入303.07亿元,同比增长6.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6.63亿元,同比增长10.27%。研发投入共计40.03亿元,同比增长15.59%。其中,研发费用为27.95亿元,同比增长36.94%。  与BioNtech的合

    标签:复星医药
    2021-11-10
  • 今年第一季度我国医疗器械领域融资火热

      医药网5月6日讯 延续2020年的融资热度,2021年第一季度我国医疗器械领域融资数量实现稳步增长,融资规模近65亿元,医疗器械产业正驶入发展快车道。  融资规模近65亿元,同比增长84.12%  据众成医械大数据库不完全统计,2021年第一季度国内领域共发生60起融资事件,同比增长13.33%;融资规模达64.369亿元[不包括IPO(首次公开募股)、定向增发等],同比增长84.12%。  从月份来看,融资事件主要集中在2月份,共有27家完成融资。其中,有14家企业完成亿元级融资,当月总融资金额接近30亿元。药明奥测完成了超过9.7亿元B轮融资。而1月份共有9家企业完成亿元级融资,其中,医疗手术机器人制造商精锋医疗获得近6亿元融资金额。3月融资事件数量稍有回落,当月总融资金额超17亿元,上海捍宇医疗完成了近5亿元融资。  IVD、心血管和治疗设备等领域融资热度较高  从融资数量来看,2021年第一季度体外诊断(I VD)及基因检测领域融资事件达15起,占比达25%;治疗设备领域融资事件达13起;心血管领域融资事件达6起。  从融资规模来看,I VD及基因检测领域融资金额达21.88亿元,占比为33.99%;心血管领域融资金额达12.91亿元,占比为20.05%。此外,机器人和眼科等赛道也一直是资本关注的热点。  A轮、B轮融资密集,占比达65%  2021年第一季度国内医疗器械领域发生的60起融资事件中(不包含I PO、定向增发等),融资事件多集中在A轮(包含A++轮、Pr e-A+轮、Pre-A轮、A轮)、B轮(包含Pr e-B轮、B+轮、B轮),数量分别为17起、22起,合计占比达65%。  长三角地区医疗器械领域融资最为活跃  2021年第一季度国内医疗器械领域融资项目主要分布在沿海发达地区,长三角地区最为活跃。  从融资数量来看,上海共发生15起融资事件,位居第一;江苏共发生13起,紧

    标签:医疗器械 融资
    2021-11-10
  • 老百姓上半年营收74.6亿,并购11起,自有品牌放量

      医药网8月20日讯 8月17日晚间,老百姓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老百姓”)发布2021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61亿元,新增门店1290家。   受此影响,8月18日老百姓盘中涨停,医药零售板块六大上市连锁也集体上涨。截至收盘,老百姓涨10%、一心堂涨7.4%、大参林涨4.68%、益丰涨7.59%、健之佳涨6.68%、漱玉平民涨1.58%。  营收:自有品牌、配送业务放量  年报表示,老百姓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4.6亿元,同比增长11.5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6亿元,同比增长20.79%,扣非净利润3.63亿元,同比增长18.38%。2021半年度营业成本49.7亿,同比增长9.8%,低于营业收入11.6%的增速,导致毛利率上升1.1%。期间费用率为26.1%,较上年升高1.5%。  按新租赁准则追溯调整后,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69%,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22.58%。单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23亿元,同比增长12.28%,归母净利润1.78亿元,同比增长27.46%,扣非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增长24.94%。    从营收结构来看,除了传统的零售板块外,其自有品牌和配送业务也开始放量。   半年报显示,老百姓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医药零售业务,、联盟及分销业务。其中,以零售业务为主,其报告期内占总收入比例超过85%;加盟、联盟和分销业务是对加盟商及中小连锁的配送,报告期内增长较快,占总收入比例14%。其他业务是公司子公司药圣堂对集团外部单位的商品销售收入和门店转租收入,占总收入比例约1%。  从品类来看,中西成药销售占比约80%,营收为59.9亿元,营收占比为80.3%,毛利率为30.2%,营收比上年同期增长17.53%。    从地区来看,作为老百姓的大本营——华中地区收入占比超过39%,是公司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其在该区域有较突出的领先优势,

    标签:老百姓
    2021-11-10
  • 涨超10000%的牛股连续下跌!与集采有关?

      医药网5月25日讯 继上周五股价迎来8个月来首次跌停后,5月24日,素有“东北药茅”之称的长春高新再次大幅下跌,以近6%的幅度收盘,总市值缩水至1737亿元,引得数百家机构调研。就像过山车一样,这只牛股市值才冲破历史新高。  无独有偶,同样在这一天,港股生物板块也出现集体下跌,康希诺、荣昌生物、基石药业、药明生物等均有不同跌幅。这让业界再次把目光盯在了生物医药板块。  千亿“大白马”跌停,内因何在?  近日,长春高新之所以引人关注,市场判断或许受2个利空预期的影响。  首先,广东省医保局日前流出一纸《关于共同开展省级药品和耗材超声刀头联盟采购工作的函》,拟发起16省联盟带量采购在网上引起热议。有消息称,重组人生长激素或将被纳入集采。  长春高新是重组人生长激素龙头,2020年财报显示,生长素在内的生物类药品贡献84%的营收、90%的毛利,对长春高新的业绩至关重要。尽管此政策尚未正式出台,但却让业界察觉到,这两年有关生物药纳入集采的风声似乎越来越近。就是说,生物药纳入集采正在逐渐从风声变为行动。试想,一旦重组人生长激素纳入集采,降价、原有市场规模缩小就是必然的结果。最近二级市场反应明显,多少与之有关联。  不过,如果透过现象看本质,长春高新股价暴跌,集采因素应该只能算是一个“”。要知道,从2008年到现在,长春高新的股价已涨超10000%。这既是市场的一种期待,当然也是恐慌的源头。抬的太高,容易受惊。只要有风吹草动,自然也最容易受伤。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地方的探索,生物药纳入集采已听得到脚步声。尽管5月21日长春高新紧急披露信息解释此事,但市场显然尚未做好心理建设。  亦有乐观的看法认为,国务院办公厅虽在2021年初

    标签:集中采购
    2021-11-10
  • 首家三地上市药企百济要来了!迈博、加科思…

      医药网6月29日讯 越来越多生物医药创新型企业对现金流的渴望日渐紧迫。  截至6月28日,已有多家“18A公司”(赴港上市的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日均成交额低于1000万港币。其中,迈博药业今日换手率仅为0.01%,成交额45.25万港币,而东曜药业的换手率和成交额竟为0,未盈利生物科技企业在港股的流动性让人担忧。  同一日,在港股和美股上市后的百济神州于A股科创板首发获通过,这是国内“三地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据其招股说明书显示,百济神州拟募资223.45亿元用于建设药物临床试验研发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及产业化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等。百济神州在药物早期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开发、生产、商业化等环节持续投入,尽管2020年1-9月已上市创新药百悦泽、百泽安实现近9亿元的销售收入,但同时仍在继续投入上述已上市的适应症拓展及其他新药研究,因此已上市药品销售仍处于亏损状态。  由此来看,以现金储备/年内亏损额比例测算,不少生物创新型企业面临现金流考验。  现金储备背后的新药之光  新药研发首先考验的是现金流实力。近年,百济神州研发投入金额不断增加,从20.17亿元、45.97亿元、65.88亿元到66.03亿元,研发费用率在行业内处于断层领先水平。截至2020年前三季度其研发费用率高达452.66%,远高于行业均值68.70%。  因而其闯关科创板也得到中金公司和高盛的支持,这源于百济神州目前已成功研发出第一个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BTK抑制剂泽布替尼,其另一款自主研发的PD-1药物替雷利珠单抗,被诺华以高达6.5亿美元的预付款和22亿美元的交易总金额买下了部分海外市场的权益。不过,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0年1-9月百济神州营收分别为16.11亿元、13.10亿元、29.54亿元和14.59亿元,包括药品销售收入及技术授权和

    标签:上市药企
    2021-11-10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推荐文章